擤鼻涕擤出高血压?

来源:中国医疗产经网     作者:冰晗     发布时间:2025-11-18     

  得了感冒最难受的就是鼻塞、流鼻涕,这时,很多人会下意识用力擤鼻涕,觉得这样能更快通气,殊不知这个看似痛快的擤鼻涕方法是错的,尤其是“两个鼻孔一起用力擤”。

  擤鼻涕“翻车”的后果

  儿童易患中耳炎 鼻腔和耳朵之间有个“小管子”(咽鼓管),又短又直。感冒时咽鼓管黏膜肿胀、堵塞,中耳形成负压,分泌物积聚,用力擤鼻涕时,鼻腔里的压力会把鼻涕和病原体直接“压”进耳朵里,引发中耳炎,疼得孩子直哭,还可能影响听力。

  老人可能血压飙升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用力擤鼻涕会让胸腔和血管压力突然变化,导致血管收缩,擤鼻涕后血压一过性升高,容易头晕、头痛,甚至有危险。

  正确擤鼻涕只需两步

  拿张柔软的纸巾,轻轻压住一侧鼻孔;第一步,用另一侧鼻孔轻轻呼气,把鼻涕擤出来(别太用力!能擤出就行);第二步,换边重复,擤完洗手,避免手上沾病毒。如果孩子不会的话,家长可以用吸鼻器帮忙,别让孩子自己使劲擤。

  专家提醒,鼻塞严重,鼻涕过于黏稠,难以擤出时;伴有鼻子出血或鼻黏膜破损时;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时;儿童、老年人等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尽量避免用力擤鼻涕,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以免加重症状、延长病程。

  缓解鼻堵 这几招超管用

  不用吃药,靠这些小方法就能舒服很多,全家都能用:

  增加湿度 营造鼻子最爱的“小环境”。鼻黏膜喜欢湿润,干燥会加重难受。可以烧杯温水,把鼻子凑到杯口(别太近,避免烫伤),吸5至10分钟蒸汽;或者洗完澡后在浴室里多待一会儿,利用浴室的水蒸气滋润鼻子,鼻涕会变软,鼻塞也能缓解。家里放个加湿器,把湿度调到50%~60%也很管用。

  给鼻黏膜洗个澡 用生理盐水喷鼻可以给鼻黏膜保湿。生理盐水喷鼻剂(或洗鼻盐),每天喷2至3次,每次每个鼻孔1至2下。它不含药,温和又安全,婴儿、孕妇都能用,能直接湿润鼻黏膜、稀释鼻涕,还能把鼻腔里的病菌冲掉,缓解鼻塞超有效。

  辅助通气大法 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采用。

  调整睡眠姿势 鼻塞影响睡觉:试试侧着睡,把头部垫高一点,利用重力减轻鼻塞。

  通气鼻贴 年龄大的孩子和成人可以用通气鼻贴,物理扩张鼻腔,不影响健康,但每天使用不超过12小时,如局部皮肤破溃或过敏应避免使用。或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鼻部,每次10至15分钟,每天2至3次,缓解鼻塞。

  鼻子也需要护肤 频繁擤鼻涕容易把皮肤擦红、擦疼,甚至擤秃噜皮。记得用柔软的棉柔巾,擤完后涂一层凡士林,如有皮肤破损也可使用莫匹罗星或红霉素软膏,保护皮肤。

扩展阅读
擤鼻涕擤出高血压?
擤鼻涕擤出高血压?

  得了感冒最难受的就是鼻塞、流鼻涕,这时,很多人会下意识用力擤鼻涕,觉得这样能更快通气,殊不知这个看似痛快的擤鼻涕方法是错的,尤其是“两个鼻孔一起用力擤”。  擤鼻涕“翻车”的后果  儿童易患中耳炎 鼻腔和耳朵之间有个“小管子”(咽鼓管),又短又直。感冒时咽鼓管黏膜肿胀、堵塞,中耳形成负压,分泌...点击了解…

气温逐渐降低,流行性感冒的活跃度开始上升
气温逐渐降低,流行性感冒的活跃度开始上升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活跃度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和流感相关的流言也在网络上出现,影响公众的预防行为和就医决策。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科学分析热传流言,助力公众理性应对。  吃奥司他韦能预防流感?  可致耐药病毒大量繁殖  近期,部分网友称,长期服用抗病...点击了解…

甲流H3N2是什么来头?它和普通流感有啥不一样?
甲流H3N2是什么来头?它和普通流感有啥不一样?

  最近,随着季节转换,气温波动明显,各大医院呼吸科门诊人满为患。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门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亦有所增加,其中不乏甲流患者,而主要流行毒株正是H3N2。什么是甲流H3N2?它与常规甲流病毒有何不同?我们又该如何防范?今天就来详细说说...点击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北京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北京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

  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北京中心(海淀)成立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树强,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林航,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区卫健委主任、二级巡视员李劲涛,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荣,海淀区卫健委...点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