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这份防溺水指南
来源:中国医疗产经网 作者:冰晗 发布时间:2025-06-17避免溺水事故,最重要的是不游“野泳”。
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喜欢游“野泳”。重庆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陈刚认为,这种想法极其危险。首先,水情复杂难料。野外水域的水深、流速往往不明,平静水面下可能藏着强劲暗流或漩涡,极易将人冲走。不稳定的水温还可能引发腿部抽筋,使人瞬间失去游泳能力。其次,水下环境危机四伏。尖锐的石头、玻璃以及缠绕的水草,都可能成为“水下杀手”,让人受伤或被困。第三,救援力量匮乏。野外水域附近缺乏专业救生员和设施,救援往往鞭长莫及。最后,生物威胁不可忽视,蛇、水蛭甚至攻击性鱼类都可能对水中的人构成威胁。
当意外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能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保持冷静是第一法则。”陈刚告诉记者,在水中挣扎会使体力在3分钟内耗尽,此时应立即蹬掉鞋子,尝试“水母漂”姿势——头部后仰,四肢自然伸展,利用肺部空气让身体漂浮在水面,确保口鼻呼吸。
“如果附近有漂浮物,如木板、树枝等,应尽量抓住,借助其浮力保持身体在水面上,增加获救的机会。除非有足够的游泳能力和体力,否则不要轻易尝试自行上岸,以免在过程中发生危险。”陈刚说。
他人遇险时,施救有讲究。
“非专业人士切勿贸然入水施救,可拨打120或利用竹竿、救生圈等工具开展岸上救援。”陈刚说,“救人上来后,首先要清除溺水者的口鼻异物、采用‘膝顶法’排水,对心脏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
“见义智为”比“见义勇为”更重要。5月25日,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老桥边,两名初中生在放学途中,发现一名4岁男童不慎跌入河中。两人默契配合,一个从桥头的台阶跳入水中抓住男童的衣领,另一个从绿化带扯下一根长藤抛给同伴,不到3分钟便将男童成功救起。
-
- 请查收!这份防溺水指南
避免溺水事故,最重要的是不游“野泳”。 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喜欢游“野泳”。重庆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陈刚认为,这种想法极其危险。首先,水情复杂难料。野外水域的水深、流速往往不明,平静水面下可能藏着强劲暗流或漩涡,极易将人冲走。不稳定的水温还可能引发腿部抽筋,使人瞬间失去游泳能力。其...点击了解…
-
- “能量新宠”瑞士青草地胶囊登陆乐城,一龄首批应用超200例
日前,瑞士青草地牌特许保健食品中国首鉴盛典在博鳌隆重举行。瑞士Clinique La Prairie Holistic Health中国董事长王冰、一龄医院管理集团董事长李玮、海南博鳌乐城国药控股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琪、相关领导、行业专家、一龄用户代表共同出席,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本...点击了解…
-
- 开诊100天服务500人 这个门诊给更多人带来“治愈”的希望
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联合门诊 国内第一个多学科联动、应用多种前沿新技术的脑胶质瘤门诊,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联合门诊”2月11日正式开诊以来,已经一百天。过去的这一百天里,这个被称呼为“治愈”(CURE)的门诊运行得怎么样,有多少患者从这里得到新的希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来...点击了解…
-
- 赛哺高®亮相2025中国肠道大会,引领益生菌行业新动向
2025年6月6-8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肠道大会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北京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联合主办,汇聚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企业代表,共话肠道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点击了解…